文章系统  
首页 > 宜春学院 > 浏览文章

记者手记十年筑梦 龙腾宜春——宜春学院舞龙队坚持服务地方广获赞誉

(编辑:宜春学院 日期:2016年10月10日 浏览: 加入收藏 )

记者 何杰 学生记者 姜双 童颖智

2016年9月17日的这个夜晚,对于宜春学院体育学院大四学生刘伟伟来说应该是永远难忘的,他没有想到,大学四年一次不落地参与宜春月亮文化节为他获得了荣登央视《新闻联播》的荣耀,而这一份荣耀背后饱含的是数以千计的宜春学院学子长达十年的默默付出。

十年坚守,宜春人民早已习惯在这欢歌盛世的节日里,看到来自宜春学院的身影;十年坚守,每一位宜春学院人也早已习惯在这举家团聚的日子里,用手中的“火龙”点亮万家的灯火。

十年筑梦,龙腾宜春。宜春学院舞龙队用自己的行动与汗水为社会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宜春学院体育学院学生刘伟伟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  

梦起:与城“共舞”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饮桂花酒等习俗。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

为了打造城市名片,扩大城市影响力,宜春,这个与月亮有着美好约定的城市,选择用节日活动的形式彰显城市特色。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研究与讨论,最终选择了以“火龙追月”这样一种形式作为宜春“月亮文化节”的主体节目。火,象征着热烈,在传统文化中,它还能起到辟邪的作用。龙,象征着阳刚,是中华民族图腾。“火龙”自然就成为了人民幸福,国家繁荣昌盛的象征。

“火龙追月”分为两大表演形式:板凳龙与火龙。板凳龙,顾名思义就是将一条条长板凳首尾相连,每条板凳上都放置一个灯笼。舞龙时,到了夜晚,灯笼内点燃烛光,就变成一条长长的灯,远远看去就像一条条灵动的游龙;火龙,与民间普通的舞龙造型大体一致,唯一不同的就是龙身内放置了发光管,整个龙的造型变得火红通透,在暗夜中如同火光一般十分醒目,因此被称为“火龙”。

“火龙追月”发展到如今已经整整十年,最开始的时候,是由宜春各地市派一组代表参加活动,每一条龙代表一个乡镇,以此祈祷和平康泰,百姓幸福。但是由于各地市的舞龙方式不同,训练方式也不同,就造成了每条龙体态各异,良莠不齐。后来,经过各方面考量,决定将活动统一交由宜春学院排演,参加表演的成员全部是来自宜春学院体育学院的在校大学生,由体育学院院长亲自督导,由该院老师亲自参与编排、训练、后勤服务,兢兢业业,十年如一日。

十年来,宜春学院舞龙队在月亮文化节的每一次精彩亮相都能够引发街头巷尾的市民广泛关注,“火龙追月”这一特殊的习俗为宜春这座历史古城注入了强劲的文化兴奋剂,而大家对学院学生们普遍赞许的同时,更是对学校精心组织的高度认可,舞龙队也由此成为了宜春学院一块闪亮的名片,在学校各大活动中,独放异彩。

  

  

 

  “火龙追月”总导演黎轶用手电筒指挥

  

逐梦:我们共同成长

在与“火龙追月”节目总编导黎轶老师的交谈中,我们更能感受到学校这十年坚守的不易,“我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自豪感和幸福感”黎轶老师说道。

见过舞龙的人都知道,龙分为“龙头”、“龙身”、“龙尾”,“火龙追月”还加了一个“龙珠”,寓意月亮,火龙追赶月亮,也就是奔向幸福,祈求平安的意思。黎轶老师说他们训练队有一句话,十分形象地描述了这几个部分:“累死龙头,跑死龙尾,笑死龙珠”。

龙头很重,因此对于舞龙头的人员选拔要求身高要出色,上肢力量要大,还要有较强的耐力。龙尾对于表演人员的速度也有一定的要求,跑起来要够快,表演的时候动作才会好看。但是在真正的实际操作中,每一个人身上所肩负的重担都是同等的,“缺一个都不可以。”

除了人员安排上需要费心,节目中很多细节也同样需要仔细研究。就连板凳龙灯笼里面放置的发光物也经过了好几次改动。最开始是在灯笼里面点上一支蜡烛,但是板凳龙在表演时晃动较大,容易引燃外面的灯笼纸,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后来,为了安全起见,将蜡烛换成了灯泡。这下安全隐患解决了,但领导过来一看:“不行,太暗了,达不到火光的效果!”怎么办?只能再换。最后,终于找到了既安全又有效果的钨丝灯。火龙也同样经历了从笨重的蓄电池换为轻巧方便的灯线和发光管。

在黎老师眼里,能够参与到“火龙追月”这个节目的孩子是幸运的,不仅仅因为能够在公众面前亮相,更多的是在枯燥繁重的训练中磨炼自己的意志,同时又在一个大集体中感受团结的力量。“这样的大场面他们都扛下来了,以后也没有什么能难得住他们。”

  

  

  

 以上组图为舞龙队积极备战月亮文化节(历年来的相关图片) 

  

  现场彩排

绘梦:力求事事完美

参加“火龙追月”的人数有六七百左右,如此庞大的群体不仅训练起来有难度,后勤管理也同样任务艰巨。体育学院院办公室主任刘晓英担任“火龙追月”这个节目的后勤总负责人,她坦言,从表演人员的吃、喝、行、道具维护和购买,再到上下沟通,经费预算,事无巨细,全部都要考虑到。零件缺了在哪里买;学生的饭要如何保持卫生健康;出行的车要预备多少辆,一辆车上坐多少人......“我们要思考的问题很多,方方面面都要想到,一个小细节出了差错就可能导致重大失误。”

尽管事情的各项安排紧锣密鼓,但是“百密终有一疏”,在一次参加表演的过程中就曾经因为出行问题出现过一个不小的失误:因为指挥中心与大巴车公司的沟通出现了偏差,原本预定的二十辆车却只来了十辆车。

这一失误让所有的人都捏了一把冷汗,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将人员全部送到指定区域候场,那么将会拖延整个演出的时间进度,带来的后果无法想象。

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比赛中容不得半点的疏忽。后勤人员当即决定先开十辆车过去,再临时找了两辆公交车运送一部分人员,最后让那十辆车返回学校第二次运送,还好在规定时间内到达了表演场地,没有造成演出延误。经过这一次教训,后勤工作人员更加仔细认真,反复确认好每一项工作,避免再次发生失误。

刘晓英还与我们分享了跟学生朝夕相处中的收获:“我们就像是一家人。”训练的时候,每个老师身上都时常备着药品和针线盒,哪个演员在训练中晕倒了,立马会有好几个老师围上去,给他喂药,扶他去休息。哪个演员的衣服破了,老师也亲自动手去缝补。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大家都很享受这段时光。

  

圆梦:记忆深藏心底

刘伟伟参加“火龙追月”已经有四个年头了,算是这个活动的老面孔。今年的新闻联播采访中,他代表宜春市接受了采访。当被问及是否将自己上央视新闻当做一种荣耀时,他摇了摇头:“我们是一个集体,活动的成功离不开大家的默默付出,所以这份荣誉是属于所有人的。”但是对于刘伟伟而言,这四年的表演经历也已经成为他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今年是宜春“月亮文化节”举办的第十年,寓意着“花好月圆,十全十美”。他坦言,虽然中间历程也有遇到过不少艰辛,但是也收获了许多。他回忆起刚进大学第一次参与这个活动时的场景,大一时负责板凳龙的表演,要将有一定重量的板凳扛在肩上连续训练好几个小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几天下来,很多同学肩膀都磨掉了皮,严重的更是开始发炎。后勤的老师想了个办法:让每个演员都戴上一个垫肩,充分保护肩膀不受磨损。“老师很关心我们,师兄师姐们也很热情地帮助我们,给我们讲述他们的一些经验,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我也因为这个活动结识了许多要好的朋友。”

“参与其中,享受其中,这就是我们的节日!”这句话在体育学院流传甚广。对于所有的老师和学生来说,这个活动已经超越了一般的节日在他们心中的分量。大学里最后一次参加表演,他表现出来更多的是不舍,“舞龙走在街上的时候总觉得少了很多东西,以往都是师兄们走在前面,吆喝着要我们加快速度。今年我们大四的走在最前面,少了当初的兴奋,多的是感慨,看着队伍后面的师弟欢笑嬉闹,心里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说完,他叹了一口气。也许每个人对这个活动的理解都不尽相同,对于像刘伟伟一样参与其中的人来说,这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心底一份难舍的记忆。

当得知“火龙追月”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后,体育学院上下都兴奋异常。副院长邓卫红也表示十分激动:“这是我们‘火龙追月’第十年,也可能是最后一年,能够得到全国人民的关注,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样一种文化风俗,也不枉费所有老师和同学们的辛苦训练,再累也值得了。”

邓卫红在采访中说道:“十年磨一剑,我们传承的不仅仅是宜春的这种文化,更多的是在传承一份中华情,让更多的中国人能感受到这样一份情怀,这就是我们这个活动的意义所在。”

“火龙追月”走过了十年,最后在漫天的烟火和人们洋溢着幸福的脸庞下圆满落下了帷幕。十年筑梦,不忘初心,无数人的努力与心血浇筑了这份成功,将月亮文化节这样一种文化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打造了鲜明的城市特色。而宜春学院作为地方院校,始终坚持走高校与地方交融互通、和谐发展之路,薪火相传的服务地方理念正在传承创新中孜孜追求,焕发生机。

 

 

上一篇:学校举办庆祝重阳节活动
下一篇:游苏宁教授应邀指导我校美容医学重点学科工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