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陈寅恪研究学术研讨会采访侧记
11月6日至8日,2016年陈寅恪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我校逸夫图书馆报告厅及两南山隆重举行。义宁陈氏后人陈星照、陈云君、陈中一、陈贻竹、许葱郁,江西省文史馆李国强、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长高克勤、中国近代文学学会会长关爱和等专家学者,我校党委书记郑翔,副校长纪岗昌、陶春元、杨耀防、夏启国等校领导等出席了该会议。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研讨陈寅恪的学术成就,继承与发扬优秀的中国文化。
开幕盛况 精彩纷呈
11月7日上午,2016年陈寅恪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我校逸夫楼图书馆报告厅正式开幕。开幕式由我校副校长陶春元主持,义宁陈氏后人许郁葱在会上宣读了陈寅恪之女陈流求、陈小彭、陈美延的贺信,她们希望我们能够好好地传承中国文化,特别是江西的文化遗产。我校郑翔书记致欢迎词,对到场的嘉宾表示感谢与欢迎。开幕式上,义宁陈氏陈贻竹、江西文史馆李国强、学者代表胡戟、学生代表文传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张子薇分别发言。大会,就此揭开了序幕。
在开幕式结束后的茶歇时间里,学生记者采访到了义宁陈氏后人陈贻竹先生,在谈及对此次研论会的感受时,他说道:“现在的学生大多都喜爱追求高级尖端的事物,而忽视了基础的知识。在这个鱼目混珠的时代,基础的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可以有助于我们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他还告诉我们,今年来参加这次研讨会的学生比2013年要多出许多,希望大家能够求真务实,打好基础,多学习传统文化,把国学的思想弘扬光大!
思想碰撞 情感交流
短暂的茶歇后,多位学者在研讨会上就陈寅恪先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观点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对于陈寅恪先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治学态度,中国近代文学学会会长关爱和教授说出了他的理解。“我认为这既是对学者的概括,也是对大学生精神的概括。我们都知道陈氏后代都深受陈老的学术影响,这方面成就都很高。”对此,关教授称之为“家族文化”。他感慨道:“从古至今,很多文化都只存留一两代,能存留三代的屈指可数,可陈氏家族却存留了三代,这是天时地利人和所形成的,当然与陈老的教育方式也有莫大的关系。”对于现如今“西学东渐”的文化潮流,关教授指出:“这是一个令人欣慰的现象,当今世界朝着多元化发展,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是支撑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措施之一。习总书记说过‘文化是立国之本,我们要传承中国文化,接纳外国优秀文化,不能固步自封。’”陈寅恪研讨会在学习与交流过程中既扩大了近代文学的影响范围,使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而不同学者的观点碰撞与融合也促使了该文化不断发展。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刘昭军在谈及到陈老的著作《读书札记》时表示,该书对他影响深远。“为了研究陈老的学术,我必须从材料入手,通过阅读他的著作,在阅读过程中,我会看他提出了什么问题,如何搜集资料,如何进行辩论。正是这些学习方法对我的史学研究产生了影响。”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我们获得材料的范围很广,那应该如何利用这种优势来丰富自己的学术研究呢?刘教授对此也表达了他的观点:“陈老在研究史实时会多范围地搜集史料,这固然好,但要做到这点却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我们需要熟悉基础性的理论知识,再扩大阅读。这也就启示现在的大学生要像老一辈学者一样认真、脚踏实地,不应投机取巧,为完成任务随便在网上搜查、复制、粘贴。也不应像机器一样,老师说什么就做什么,大学生需要独立思考,多动脑子。”
杭州师范大学刘克敌教授以《近年来陈寅恪研究趋势漫谈》为题进行了演讲,作为第二次来九江学院进行学术研讨的学者,他对九江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特别的印象。刘克敌教授告诉学生记者,他在二十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听别人说起陈寅恪先生会多国语言,是个非常有知识有涵养的学者,从那时起他便与陈寅恪的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研究陈寅恪学术时被陈先生人格魅力打动的同时,认识到了陈寅恪先生不仅仅是个拥有渊博学识了的人,而且在他的身上所体现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对中国知识分子是个很大的精神支撑。针对刘克敌教授在演讲中谈到的陈寅恪学术研究热度不高的问题,学生记者在问到如何才能提高陈寅恪学术研究的热度时,他说到:“人为的提高是不起作用的,因为陈先生是主要对历史进行研究,对于大众来说接受程度有点困难。只能先提高大众对于陈寅恪研究的兴趣,一步一个脚印地慢慢来。”
我校文化与传媒学院的余冬林博士在接受学生记者采访时表示,陈寅恪先生是一位伟大的学者,精通多种语言,深入到文学的任何一个领域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不在乎外在学位与文凭,对学术有执着的追求,把这当成一种生活方式,用古人的一句话解释就是“今之学者为己,古之学者为人”,古之学者为己,为的是自己内心的完善,而不是媚俗。古之学者的学习态度是我们当代学者理应追求的学习方式,从经典入手,例如孔孟,老子之著作,选择接近生活,结合自身经历的著作更能提高阅读兴趣。此次会晤的各位专家学有专长,提出了良好建议,对于继承弘扬陈寅恪精神,推动学术发展有积极意义。
尽心尽责 润物无声
此次研讨会,除了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外,幕后的工作人员们也是值得关注的一个方面。因为有了工作人员的努力,才有了此次研讨会的成功。我们在各个角落,都能看见他们的身影。学生记者也在研讨会的间隙中,对会务组、会议组、后勤保障组等工作人员进行了采访。
来自2015级国学班的同学们做为后勤保障组的志愿者参与了此次会议,他们告诉学生记者:早在一星期前,庐山文化研究中心的老师就开始为此次会议做着准备。会前,我们负责与会学者的接送任务、安排食宿;会中,布置会场,准备茶水,为会议的开展提供良好的环境。相对于9月份的世界名山大会的志愿服务,我们这次主要接待的是全国专家学者而不是外宾,服务方式也由一对一交流变成了这次的后勤保障,通过这个机会很好地锻炼了大家,也学会处事更加细致,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同时也接受了学术的熏陶,总之是一次非常愉快的志愿者体验。后勤保障组组长姜东升也表示为了这次研讨会,学校进行了详尽的准备,希望能让专家学者们感受到九江学院热情周到的服务,能心无旁骛地进行学术研讨。
作为大会的实际承办单位,庐山文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会务组组长李宁宁教授也在抽空接受了我们的采访。据李宁宁老师介绍,会务组要做好整个会务的协调工作。从开会的筹备到会议期间会场的布置、座位的安排,学者的食宿行,志愿者的挑选与管理,开幕式大会讲话录音、合影等,都属于会务组的工作内容,任务非常繁重。当问到会议筹备过程中有无遇到困难时,李宁宁老师说:“这次研讨会是我们学校抢占学术制高点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建立学术自信的重要举措,学校各部门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只是在协调各学者时间方面遇到了一些小困难,学者们都很忙碌,在同一时间来参加会议比较难协调,但不少学者仍排除万难来参加,有的学者下午还要赶回去上课,个别学者因临时有事来不了,我们感到很遗憾。”为了本次陈寅恪研究学术研讨会的顺利举行,为了学术的交流与进步,为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大家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主动学习 受益匪浅
我校许多的学子对于此次研讨会的热情很高,很多同学都是自发来到现场倾听、学习,他们表示在听完研讨会后都收获颇深,陈寅恪先生的学术观点也引起了大学生们的浓烈兴趣。
文化与传媒学院的肖佳琦同学感觉很荣幸能来参加陈寅恪研究学术研讨会。通过这个研讨会,了解到陈寅恪先生长期致力于史学研究工作且有其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的一句话——“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她表示应向先辈学习,向陈寅恪先生学习,学习他们在研究学术时,所倡导的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思想。
詹广心同学也与我们分享了他的感受,他说,我们最熟悉陈先生的是他的学术成就,陈先生在1929年所作的王国维纪念碑铭中首先提出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其一生都在为这一句话而奋斗着,正如他自己所说研究学术,最主要的是要具有自由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俗谛”在当时即指三民主义而言。必须脱掉“俗谛之桎梏”,真理才能发挥,受“俗谛之桎梏”,没有自由思想,即没有独立精神,即不能发扬真理,不能发扬真理,即不能研究学术。他曾说过没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学术上是不会有任何健树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也适用于我们新世纪的大学生,抱一颗赤子之心,相信我们也会有收获!
电商学院的谢云盛同学在谈到陈寅恪先生时表示,印象中最深刻的自然是先生的学术理念“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句广为流传的名言展现了一种为学术而学术、不因世俗眼光而改变的、独立的、纯粹的高尚学术人格。在这种信条下,先生一生奔走,追随思想的脚步,在文学、史学及语言等各方面都成果丰硕,成为时代的导师。今天,我们的陈寅恪研讨会召开,目的就在于追随先辈的脚步,弘扬思想自由精神,刻苦钻研,同时也对老先生的晚年凄惨遭遇表达惋惜,更加深刻地反省历史的教训。
采访后记
2016年陈寅恪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位于两南山的陈寅恪研究院落下了帷幕。作为普通大学生的一员,大学生记者团的成员们全程参与了会议进程,聆听了专家学者们的观点和讨论,观察了会议的组织安排与后勤保障。
这场时隔三年研讨会议的“再现”,是一场陈寅恪学术与现代文化的撞击与融合,也是当代社会经济大发展时期的一次思想碰撞和情感交流,在学习观察的过程中,在欲意探究的同时,也注意到有越来越多的同学坐在观众席中一起求道解惑,而不同学者的观点碰撞与融合也促使着学术和文化不断发展与进步。21世纪是经济发展的时代,而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更不能成为荒漠,我们在继承的同时更要学会用辩证与发展的眼光,在交流中进取,在继承中发展。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在学习品研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术观点的同时,更应该对他们的精神加以继承与传播,看到了不一样的陈寅恪,更看到他后面的力量。
(黄菁/编辑)(姚雨晴、汪小扬、黄芳、兰茜、付淑云、吴曼丽/执笔)(乐吾丛、岳远志、张晨馨/摄影)(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下一篇::2016年陈寅恪研究学术研讨会圆满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