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偶像我们身边的青年们
本网讯(团学时空 吕巧稚、郭硕)在这个浮华的世界里,总有这么一群人保持着宁静的心境,略去世事的浮躁,坚持这踏实的作风,专注于自己的世界,投身于教学与科研,埋头学海,爬梳耕耘,而我们身边的青年们就是这样子的。
戴志敏:润物无声 教研有心
在教学岗位的10余年,戴志敏始终强调一定要“对学生负责,对事业负责,对学校负责”,重视学生的治学态度和素质教育,并鼓励学生创新,激发学生潜力。
和很多青年教师一样,戴志敏既要承担教学任务,又要为适应学生的要求和学术上的科研发展而忙碌。面临这样的压力,他始终坚持高等学校一线教学,并且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科研成果,他认为,教师之所以称为教师,就在于教书育人,而教书育人的推动力则来自于科研。
的确,过硬的教学质量背后总要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作为支撑,为此,戴志敏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科研成果,累计课时与科研成果均稳居学院前列,个人累计主持科研课题从国家到省级共20余项,教学改革和教学提升项目10余项。他通过严谨和科学的教学理念指引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准,在MOOCS教学、教育教学方面不断推陈出新。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得过多项国家及省级奖励。并多次参与社会咨询和管理活动,反响热烈。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戴志敏他崇尚“教学相长”,喜欢和学生们一起讨论问题。“其实,为学生解答疑惑的时候,他们独特的思考方式很容易启发老师的灵感。”
此外,2012年,他创建了江西省第一个商业管理公共网站,2014年,他创建了南昌大学第一个专任教师的微信公众号。并在科学研究和教学思考方面笔耕不缀,现已形成了在省校两级层面有影响的金融经济科研团队和商业管理教学团队。
个人简介:戴志敏,男,汉族,1980年05月生,中共党员,同济大学博士毕业,研究生学历,复旦大学博士后,宝钢全国优秀教师。现任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市场营销教研室主任。
陈奕:从无到有,零的突破
2012年,在国务院学位办公布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中,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研究生陈奕的博士学位论文《灵芝质量控制模式研究及黑灵芝多糖研究初探》正式入选2012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国家组织评选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鼓励创新、促进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脱颖而出的重要措施,是国家教育振兴计划的组成部分。评选工作由国务院学位办组织按年度进行,每一学年评选一次,每次全国共评选出不超过100篇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从评选范围、评审层次等方面均代表了目前国内博士学位论文评审的最高水准。自1999年开始评定该奖项以来,江西省高校培养的博士生还未有人获此荣誉。此次陈奕的论文入选实现了江西省“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零的突破。
尽管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陈奕的成就并没有止步于此,在她所从事的食品化学、食品安全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她一次又一次的取得更高的成果。陈奕积极投身于教学与科研,已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28篇(平均影响因子>3.0),主持和参与国家课题9项。她在《Food Chemistry》上发表的文章被评为该杂志“Top cited article 2008-2010”, 并入选ESI高被引论文,2014年获得“江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和“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同时还被评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2012年获得益海嘉里青年教师奖,此外还获得2011年江西省高校科研成果奖一等奖,及2013年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优秀论文一等奖。
个人简介:陈奕,女,汉族,1982年4月生,中共党员,南昌大学毕业,研究生学历,现任南昌大学教授,博导。
祝荫:心系患者,甘于奉献
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消化科门诊部,几乎每天都排满了患者。诊室里,祝荫医师对每位患者都进行仔细的诊断,一位接着一位,几乎没有停下来休息的空档。这就是祝医师日常的工作状态。
身为医师,她一直致力于救死扶伤,让病人早日脱离病痛。为了让更多病人在患病初期得到有效治疗,还是研究生的祝荫就在导师的指导下研究幽门螺杆菌致胃癌的发病机制,并不断致力于提高消化道早癌检出率,现在,她所在的团队早癌检出率已从几年前的不到10%上升到25%。仅经她发现并切除的消化道早癌已逾千余例,拯救了上千个家庭的幸福。
作为一名消化科医生,祝荫既要做科研,又要做临床工作,还要搞教学,基本上没有业余时间,但永不褪色的社会使命感、不断探索的进取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在祝荫的身上熠熠生辉。“我记得从研究生开始,晚上都是12点以后才休息,大多时间都在查阅、整理资料。我想在学术科研上,最快的捷径就是不走捷径。科研需要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坚持不懈地进行。在这个浮华的社会,更需要耐得住寂寞。”祝荫说。
近年来,祝荫全心投入医学事业,组织筹备江西省消化及消化内镜分会主办的全国性及全省性的学术会议20余次,努力搭建江西省消化及消化内镜医师交流平台,为基础医生提供学习机会,为提高全省消化系疾病的诊治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为广大消化道癌症患者创造福音。
个人简介:祝荫,女,汉族,中共党员,生于1977年4月22日,毕业于南昌大学医学院,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南昌大学一附院消化科副主任。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省卫生系统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胰腺分会常委兼副总干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博士后,曾荣获“全国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
张斌:不惧灾难,挺身而出
医生职业的崇高,很大程度上是由好医生来成就的,而一个好医生,是需要时间和阅历来锤炼的。张斌,就是这样一个好医生。
2008年5月12日四川发生特大地震时,他怀着对生命的敬畏,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抗震救灾医疗队,成为了江西省第一批抗震救灾医疗队的一员。他在大灾大难面前毫不畏惧,在人们生命受到威胁的紧急时刻伸出援手,拯救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由于在灾区表现突出,他受江西省卫生厅高度评价并颁发了抗震救灾荣誉证书。
从灾区回来后,张斌就投身于医生事业中,他倡导、坚持的一附院“骨科沙龙”到今年已经是第十五个年头了,“骨科沙龙”培养了“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等一批先进个人,荣获江西省高校省级教学成果奖研究生教育层次二等奖。
除了救死扶伤的医生外,张斌同样是一名科研人员,他主持、参与国家级、省厅级课题十余项,并且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共发表论文近三十篇,其中SCI收录6篇;他还参与编写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专业论著4部;另外他作为主要参与人获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三等奖各一项。
个人简介:张斌,男,汉族,出生于1976年8月14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毕业于南昌大学医学院,现任骨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脊柱运动创伤学组委员,江西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常委,江西省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委员会常委。
刘昊:德才兼备,胸怀社会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这两句话概括了做一个好医生应该具备的四个字--德才兼备,而这四个字在刘昊身上有着很好的体现。
刘昊有着精湛的医术,尤其擅长脑血管病、睡眠障碍和神经康复的诊疗,是该领域省内知名专家。见多了医院的生死离别,以及因为交不起医药费而延误治疗的病人,刘昊决定绝不让自己病人的生命尊严在金钱面前低头,为此,他自掏腰包为其垫付医药费,并且利用休息时间主动上门为部分行动困难的患者义务随诊,根据病人的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指导用药,缓解病人的痛苦。除了医生的身份外,刘昊更是一位诲人不倦的教师,在教学中,他认真负责,积极参加高校教学改革。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健康的重要性,刘昊积极组织参与各项活动,热心公益事业,利用专业优势向广大群众宣传疾病的预防和保健常识。禽流感期间,他组织医院相关专家来到社区为居民讲授正确的预防措施。每年的“国际卒中日”、“国际癫痫日”和“世界睡眠日”他都会组织医院专家举行大型义诊活动,向广大群众宣传正确的医学科普知识。
对于刘昊而言,病人不仅仅是病人,更是自己的亲人,“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尽力解救病人于病痛之中,这就是刘昊,德才兼备的刘昊。
个人简介:刘昊,男,汉族,1978年1月生,中共党员,南昌大学毕业,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现任南昌大学二附院康复医学科科副主任,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南昌大学二附院院团委副书记(兼职)。
- 实习编辑:杜萍
- 责任编辑:许航
下一篇::大美南大窗临水曲琴书润 书读花间字句香